张桂华同志在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3年01月06日   来源:网站总编辑   字号:【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五个湖北”建设

  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在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张 桂 华

  2012121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奋力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青春盛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广大青年坚定信念,勇担使命,团结拼搏,奋发进取,为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现在,我代表共青团湖北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朝着“两个全体青年”目标阔步前行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团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团组织在省委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对共青团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总要求,着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着力推动团的工作创新发展,全省团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五年来,我们牢记团的根本任务,深入开展分层分类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与信仰对话”、“红领巾心向党”、“十万青年重走大别山”、学雷锋等主题实践活动,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办好“荆楚英才学校”,举办“劳动·创造·奋斗”励志教育和形势政策宣讲,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构建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落实《青年思想引导大纲》转化任务,分类引导工作富有成效,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分类引导成果。加强与媒体全面合作,开办“朝阳冉冉”、“炫酷青春”等青年栏目,推进“红网工程”,构建“青春湖北”微博圈,创作推广一批影视动漫等文化产品,运用全媒体手段引导青少年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五年来,我们紧扣支点建设目标,组织青年投身火热实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全面融入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实施了一系列共青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四创建功”活动,加强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广泛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建功行动扎实有效。实施“双带双新”工程,深化田园小康、扬帆计划等项目,开展“三进三访三促”、“三进三联三助”和“三进三送三创”活动,帮助一大批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展现了青春作为。组织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开展经贸考察和投资洽谈,开展博士服务团、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活动,推动一批创业创新项目落户基层。深入推进“情系湖北”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新增注册青年志愿者80余万人,累计提供志愿服务4.8亿小时,在抗震救灾、抗冰抢险、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青年为本,积极推动青年成长成才,共青团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实施青年创业支援计划(YESP)和“青创工程”,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建成省级青年企业孵化器12个,市、县(区)青创中心43个、青年创业园22个。深入开展湖北青年创业月、“百企万岗”大学生公益招聘会、学见计划、挑战杯等活动,推进团银合作、团企合作,累计筹集青年创业就业基金近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万个、见习岗位12万个,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41.2亿元。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惠及41.6万人。广泛开展助学济困活动,希望工程筹资1.8亿元,新建希望小学186所,资助贫困学生4.5万人次,筹款规模、实施项目、资助人数全面翻番,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连续举办三届慈善晚宴,开创了湖北公益筹资模式先河。

  五年来,我们积极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完善利益诉求反映机制,青少年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围绕“三个结合一个制度性安排”,深入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和“倾听日”活动,积极反映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有效解决了一批涉及青少年的权益问题。配合省人大制订出台《湖北省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抓好未成年人保护“两法一办法”的宣传贯彻落实,成立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并逐步完善各级未保委(办)的组织架构,青少年维权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实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加强对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预防工作成效在全国领先。深入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强化“12355”平台建设,维权工作载体不断丰富。

  五年来,我们扎实推动团的自身建设,着力抓基层、强基础,团的工作活力明显增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青年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出台支持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团的工作制度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坚持“两条主线三个关键”,探索多种形式的团建模式,着力巩固传统领域团建,加快新兴领域团建,全省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基本完成。五年累计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组织1.44万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5040个、各级驻外团组织1427个。加大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全团率先落实乡镇共青团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筹资近8000万元支持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团建创新和青年创业就业等工作,选派1000多名团干部、志愿者到县级团委指导或帮助工作,基层工作日趋活跃。实施“项目+活动+阵地+团建”的“四加”工作模式,推动工作机制创新,激发了各级团组织的工作活力。坚持开展干部培训,培训团干部6.6万余人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治庸问责和能力建设年等活动,团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团的理论研究工作取得新成绩。青联、学联工作日趋规范和活跃,少先队事业扎实推进。省团校(湖北青年职业学院)、省青旅、省青年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等团属事业取得新发展。

  团旗舞动荆楚大地,青春绽放耀眼光芒!五年来,湖北青年沐浴阳光、健康成长,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楷模和优秀群体。以郎坤、李娜、黎锦林、阎志等为代表的“跨越先锋”,追求卓越、激情担当,彰显了荆楚青年拼搏进取、成才报国的青春壮志;以廖承枫、陈迹、龙景庆、刘锦秀等为代表的行业标兵,岗位建功、服务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谭纪雄、麦热达尼·如孜、赵小亭、“10·24英雄群体”等为代表的青年英模,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用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以徐本禹、董明、谭之平、英子姐姐等为代表的道德楷模,助人为乐、善行无疆,用爱与付出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旋律;以刘芳艳、许大卉、刘普林、程威等为代表的优秀共青团员,践行美德、自强自立,展现了新时期团员青年的时代风采;以抗震救灾、抗冰抢险志愿者,奥运会、世博会志愿者等为代表的志愿者团体,冲锋在前、倾情奉献,在时代大潮中谱写了青春华章。事实证明,当代湖北青年是勇立潮头、敢争一流的一代,是激情奋进、昂扬向上的一代,是党和人民值得信赖、堪当重任的一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网络覆盖面不广、基层活力不强,离“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工作手段、载体和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适应工作的新要求,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五年求索,硕果累累;五年奋进,豪情满怀。回首过去的五年,是我们齐心协力、昂首奋进,朝着“两个全体青年”目标阔步前进的五年;更是我们传承创新、跨越发展,整体工作跃居全团第一方阵的五年。每一分成绩、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省委和团中央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省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长期关心、重视、支持湖北共青团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湖北共青团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并始终关注、支持团的事业发展的历届老团干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团员青年、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和青少年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五年来,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必须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实现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相统一,在结合上做文章,在服务上求实效,使团的工作始终与大局合拍,与青年共鸣;必须坚持青年为本、注重普遍,打造一批党政所需、青年所求、共青团可为的品牌项目和活动,使之覆盖和带动更广泛的青年,让更多的青年受影响、得实惠,真正实现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必须坚持复合动员,广泛整合资源,广泛调动力量,不断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使团的工作具备持久的生命力和向心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善于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教育引导青年,使团的工作富有时代内涵和吸引力;必须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力度,不断夯实基础,活跃基层,提高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使共青团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上下结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善于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工作的整体联动、统筹发展。这一系列体现湖北共青团特色的新探索、新实践,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二、奋力开创湖北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秉承五四之精神,唤起青年之觉醒,光荣的湖北共青团已经走过了灿烂辉煌的90年。90年光辉历程,湖北共青团带领荆楚青年高举团旗跟党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谱写了一曲曲气势恢宏、彪炳史册的青春华章;90年薪火相传,湖北共青团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积蓄了无穷的前进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往开来,奋发进取,奋力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需要我们认清发展新形势,勇担时代使命促跨越。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时代潮流,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是当前湖北的时代强音。未来十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十年,也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十年”。党中央号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省委作出建设“五个湖北”的战略部署,这些都为湖北青年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的号召,团结带领广大荆楚青年牢记光荣使命、珍惜宝贵机遇,正确认识当前全国、全省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中汲取力量、增强信心,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切实当好“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事业中谱写新篇章。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需要我们把握青年新特点,带领青年坚定跟党走。深受荆楚文化熏陶、经受改革开放洗礼、伴随现代化建设脚步成长起来的湖北青年,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青年爱国明礼、志向高远,追求知识、善于创造,视野开阔、开放包容,崇尚成功、勇于拼搏。在重大任务、重大活动和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更是表现出敢于担当、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宝贵品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转型,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加快发展,青年的价值观念更加多元、独立意识更加明显、个性特征更加彰显、利益诉求更加复杂、行为方式更加多样、成功需求更加强烈。尤其是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日益加剧时,面对社会思潮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各种矛盾和不良道德现象日趋增多的现实时,少数青年呈现出理想淡化、精神懈怠,沉溺世俗、迷茫浮躁,躲避责任、安于享受,甚至良莠不分、随波逐流等问题。青年可塑性强,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引领尤为迫切。我们要深刻把握当代青年的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坚持靠先进思想、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靠对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的培养、靠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年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需要我们落实党的新要求,提高团建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战略部署。党的建设的新方向、新任务、新要求,为共青团在组织建设、基层活力、工作方式、履职能力等方面创造了机遇。我们要从党团之间的特殊政治关系出发,依靠党建带团建,实现团建科学发展。共青团既有思想性、政治性、先进性的一面,又有群众性、社会性、实践性的一面。我们要把握好共青团组织的思想性特点,用党的科学理论引导青年,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始终站在思想的前沿和时代的前列;要把握好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特点,始终与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当好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要把握好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特点,善于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把青年这股最具有生气和活力的力量团结凝聚起来;要把握好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特点,始终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根本利益,将“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落实到每个青年终端;要把握好共青团组织的社会性特点,探索多重动员手段,推动团的工作更好地融入青年、融入社会;要把握好共青团组织的实践性特点,引导青年知行合一,深入基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实践中经受考验,锻炼成长。

  面对新形势,我们备受鼓舞;面对新要求,我们倍感压力。在新的征程中,青春当闪光发热,青年当奋勇向前。今后五年湖北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两个全体青年”的总要求,以筑牢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着力点,以融入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促进“五个湖北”建设为切入点,全面履行团的基本职能,全面提高团建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团结带领全省广大青年为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我们要发扬成绩、创新突破,锻造与重要战略支点建设相适应、相匹配的青年群众组织,实现组织体系健全、思想引领有效、围绕大局有为、服务青年有形、创新活力凸显的目标,推动各项工作继续领先于中部地区,走在全团前列。我们要努力做到:

  ——适应当代青年新的沟通、交流、联络、聚集方式,开阔视野,创新形式,广泛建立和夯实团的基层组织,使团的组织网络不断扩大,联系青年渠道不断拓宽,实现组织网络体系的多层次、全覆盖;

  ——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不断丰富思想引领载体,创新教育手段,增强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党的思想主张在青年中得到有效传播,实现教育引导体系的多渠道、全媒体;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组织动员体系,推动组织化动员、社会化动员和信息化动员相互配合、整体发力,使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有效发挥,建功实践活动卓有成效,实现组织动员体系的多维度、全领域;

  ——突出青年为本,准确把握青年需求,强化资源整合,完善服务职能,拓展服务阵地,提升服务能力,使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青年民生服务体系的多样化、全对象;

  ——强化青少年维权职能,畅通青少年诉求表达渠道,健全权益维护机制,使青少年成长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事关青少年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权益维护工作的多元化、全过程;

  ——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大力推动团的活动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和项目创新,使团的工作特色更亮、活力更强、影响更大,实现团建创新的多层面、全方位。

  三、筑牢青年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我们要站在为党的事业赢得青年的高度,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引导,坚定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深化理论武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青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任务,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头脑,教育青年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把握理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提高理论学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吸引力与感染力,帮助青年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正确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重点在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群体中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基础过硬、示范作用明显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打牢思想基础,着力构筑青年投身支点建设的精神高地。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用支点建设的宏伟目标引领、激发、鼓舞青年,培养青年的责任意识、担当激情和奋斗精神,引领青年把远大理想、奋斗热情、成才壮志落实到战略支点建设的实际行动中。要运用党的光荣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湖北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和湖北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青春励志教育,培养青少年敢为人先、革故鼎新的时代精神,自强勇毅、不懈奋斗的意志品质,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开放融合的宽广胸怀。引导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自觉到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砥励品格、开拓事业、丰富人生、奉献社会。

  突出分类引导,不断增强思想引领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普遍性。根据大学生、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和农村青年等群体在职业背景、社会阅历及思想意识方面的差异,丰富教育载体,完善分类教育体系,引导青年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根据各类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不同层级的培养目标,积极把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和各项职能融入思想育人与实践育人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企业青年充分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把诚实劳动、艰苦奋斗作为成就事业、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路径,在服务企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进城务工青年思想工作实际,引导进城务工青年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自觉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踊跃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引导农村青年学习党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党对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倡导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

  丰富教育形式,努力拓展党的思想主张在青年中的传播路径。要创新教育方式,推动理论教育与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相融合、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积极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趋势、新要求,加强与媒体的深度合作,办好青年栏目和节目,全面展示团的工作和湖北青年形象。打造手机报、微博等网络阵地,推出一批适合青年特点、主题积极向上的新媒体产品;综合运用好影视、动漫、网络、图书等载体以及文化、时尚、艺术、情感等元素,实现对青少年的广泛影响。重视发挥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引导青年学习社会规范和必要的社会化技能,发展个性爱好。选树、宣传一批可亲、可信、可学的青年典型,用青年身边的“群星故事”影响、激励青年。建立青少年舆情监测体系,及时把握和反映青少年动态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引导青年科学进行社会观察,正确表达利益诉求。

  四、实施“五大行动”,在“五个湖北”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展现青春风采

  湖北振兴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蓝图催人奋进,建设“五个湖北”的部署任重道远,荆楚青年责无旁贷,理应冲锋在前、担当在先。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抢抓战略机遇,共筑“湖北气场”,共建“五个湖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大潮中勇当先锋、建功立业。

  推进青春建功行动,在富强湖北建设中勇担使命。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带领青年在一元多层次战略中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深化“四创建功”行动,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广泛开展思想性、技能性、娱乐性相结合的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职工提升职业素养,争做岗位能手,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贡献聪明才智。深化“双带双新”工程,实施一批促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项目,大力发展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组织,搭建农村青年创业交流平台,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村青年,壮大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带动广大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积极优化进城务工青年发展环境,促进进城务工青年更好地融入城市,拓展发展空间,成就个人价值。充分发挥青联、学联、青企协平台作用,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下乡”、博士服务团等工作,组织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广泛开展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和社会实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各地按照省委确定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设计特色项目,开展省地合作,共促区域战略发展。加强青年统战和外事工作,深化青少年事务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联系、吸引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在湖北投资兴业,培养壮大推动发展的青年力量。

  推进青春创新行动,在创新湖北建设中争当先锋。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青年是创新的主体。要充分挖掘青年中蕴藏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为创新湖北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引导青年敢于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带头解放思想,敢于开拓创新,勇于开放合作,做创新创造的领头雁。大力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广泛开展企业青工“五小”竞赛、农村青年科技推广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创业项目与资本对接,鼓励青年当“小老板”、做“经济人”,在创业实践中释放创新激情、转化创新成果。深化“青创工程”,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构建省、市、县三级青年创业就业服务网络,拓展青年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青年创新创业园等青年创业平台,加大团银合作、团企合作,壮大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开展创业技能培训、项目咨询、融资等系列服务,扶持一批青年创业企业尽快成长、壮大。加强青年创新人才开发,搭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吸引高层次青年创新人才扎根湖北创业发展;建立健全各类青年人才的评选、表彰和激励机制,做好青年人才的储备、培养、服务和举荐工作,让更多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打造湖北创新发展的青春脊梁!

  推进青春护航行动,在法治湖北建设中弘扬正气。围绕青少年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工作,推进青春护航行动,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助推法治湖北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配合省人大开展立法调研并出台《湖北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条例》,不断完善权益维护的制度性安排;以推进“六五”普法、落实《湖北法治建设纲要》和实施“两法一办法”为重点,加强相关青少年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落实,引导青少年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定行止。健全青少年维权工作体系。加强省、市、县、乡四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体系建设,完善未成年人保护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运行机制,构建科学的青少年维权组织化工作格局;完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机制,拓展青少年维权岗创建领域,丰富12355平台功能,不断提高共青团维权工作社会参与度、知晓面和影响力。深入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深化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不良行为青少年、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的服务管理,提高预防工作的成效。引导青少年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发挥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社团的联系、服务、指导和管理,培育发展公益型、学习型、娱乐型的青年社团,形成对青少年服务、管理的社会化、网络化。不断创新参与方式、活动载体和工作机制,形成青少年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合力,以青年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推进青春新风行动,在文明湖北建设中引领风尚。发扬青年勇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引导青年传播、践行现代文明,推动全社会道德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深化青年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青年道德模范常态化,发挥青年志愿服务在文明湖北建设中的推进作用;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引导青年参与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建设,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积极发展青年文化。以民族精神、时代风尚和荆楚特色指引青年文化发展方向,发掘培养青年文化人才,广泛开展争创“青年书香号”活动,发展青年文化产业,加强青少年宫、青少年空间、阳光家园和社区青少年服务平台等阵地建设,丰富青少年文化活动,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青春活力;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和引导,倡导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深入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动员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家园等活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教育,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引领青少年推行低碳、践行环保、厉行节约,共同打造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的美丽家园!

  推进青春关爱行动,在幸福湖北建设中携手同行。积极化解青少年关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幸福指数,共建幸福湖北。大力推动青少年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积极协助做好政府青少年事务,推动青少年事务组织协作体系不断完善、惠及青少年的公共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加强青少年工作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青少年工作的特点、规律和对策,为政府在青少年事务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关注青少年民生问题。实施“真情助困促幸福”活动,加强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帮扶,促进青少年均衡发展;加大对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和幕阜山地区困难青少年的扶贫帮困力度,推动贫困地区青少年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流动未成年人、零就业家庭子女和孤残青少年,让每一名青少年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帮助青年优化择业观念、增强就业技能、拓展就业渠道,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快发展青少年公益事业。深化希望小学、希望厨房、爱心午餐等公益项目,广泛开展青少年公益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希望工程社会贡献度。创新希望工程劝募形式,倡导“微公益”,拓展大众捐零渠道,提高社会化公益动员能力。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团的工作科学化水平

  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是推动团的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团组织,不断提高为党做青年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着力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始终跟党走在时代发展前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推动团的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始终把握好党团特殊的政治关系,强化政治意识、忠诚意识、大局意识,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推动工作理念、内容、措施随着党的中心任务的不断调整而调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青年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使团的工作紧跟党的前进步伐。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永葆团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着力提高服务青年能力,不断增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把一切为了青年、一切依靠青年的理念贯穿共青团工作的始终,从解决青年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灵活设置服务项目,丰富服务手段,做实各项服务工作。把握服务的普遍性原则,积极探索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和服务青年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将服务青年的共性需求与个性需要、服务普通青年与帮扶弱势青年相结合,不断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统筹共青团干部、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青年志愿者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力量,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构建开放式的工作格局,形成服务青年的强大合力。深化团的领导机关抓基层团组织联系点工作,使团干部在帮扶基层、服务青年过程中提升能力,增长本领。

  着力创新活动方式,持续增强团的工作生机和活力。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为原则,根据青年的多元化、具体化需求,采取小型、多样、分散的模式,设计微话题、实施微项目、开展微活动,提高活动对青年的感召力和覆盖面,增强活动的社会功能。积极发挥青年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问需于青年,问计于青年,使团的工作和活动贴近时代、融入青年。认真总结归纳主题好、成效实、影响大的精品活动,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长效机制,提高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力,实现常态化发展。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以组织评价、青年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统一为导向,对团的活动和工作运行情况、推进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调整和完善,提高活动质量和成效。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扩大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影响。紧跟党建步伐,推动团的建设融入基层党的建设总体格局,统筹推进团的组织体系、骨干队伍、项目载体、工作制度、活动阵地和保障机制建设。加强层级化组织载体建设。强化市州团委的枢纽作用,统筹推进区域共青团工作均衡发展;加强县级团委建设,不断提高县级团委谋划工作、整合资源、优化服务、狠抓落实的能力;继续深化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扎实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共青团工作桥头堡向乡镇、街道一级推进;以团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巩固村、社区和学校等传统领域团建成果。加强非层级化团组织建设。探索区域建团、协会建团、流动建团、网络建团等模式,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青年群体中广泛建立团的组织,力争做到青年流动到哪里,团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充分整合团内外各类组织资源,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青联、学联、少先队为骨干,团属青年社团为外围,青年自组织为延伸的组织体系,实现对青少年的广泛覆盖和有效联系。推动各级团组织立足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打造有形载体,培育特色项目,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工作活力。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不断加大对基层团组织的资金、项目、人才等支持力度,推动基层团组织持续、有效开展工作。加强团内民主建设,推进团情团务公开,健全团内组织生活和管理制度,畅通团员青年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保障团员团内民主权利的充分实现。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团的各级领导班子民主建设,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团内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切实履行全团带队的光荣职责,积极为少先队工作创造条件,优化环境,竭诚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支持省团校(湖北青年职业学院)、省青旅、省青年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等团属事业抢抓机遇,创新发展。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党对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一贯要求。要以增强政治意识、提高业务本领、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严格自律为重点,加强团干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廉洁自律建设,努力锻造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加强团干部党性锻炼和成长观教育,增强团干部的政治担当、职责担当、能力担当和资格担当意识,促进团干部把工作激情、科学精神和务实作风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多作贡献。坚持开展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青年评选表彰活动,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团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统筹抓好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团干部协管工作,加大向党政部门举荐、输送团干部的力度,始终保持团干部队伍活力。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增强基层青少年工作力量。提高团员发展质量,优化团员队伍结构,强化团员意识教育,增强团员队伍素质。扎实做好推优工作,为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各位代表,同志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湖北共青团事业的接力棒传递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倍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我们唯有忠诚党的事业,坚定理想信念,毫不懈怠地为党做好新时期的青年群众工作,才能不负组织的重托;唯有热爱团的岗位,勇于克难攻坚,尽心竭力地为团的事业添砖加瓦,才能不辱青春的使命;唯有竭诚服务青年,热忱关爱青年,真心实意地为青年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才能不负青年的厚望!

  各位代表,同志们!时代大潮汹涌澎湃,青春旋律昂扬奔放。投身改革开放滚滚洪流,我们定当中流击水;实现富民强省伟大目标,我们定当开拓前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紧紧依靠省委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与广大青年一道,燃烧青春激情,投身跨越发展,让青春在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名 词 注 释

  1.“两个全体青年”:是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团十六大代表座谈时对加强群团工作提出的要求:“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2.“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指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将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形成区域全覆盖、各级全统筹、多载体支撑、多平台推进的战略体系。

  3.“四创建功”活动:指在全省企事业单位团组织中开展的“创业育英才、创新促发展、创效助跨越、创优强团建”活动。

  4.“双带双新”工程:指在全省农村青年中开展的“带头创业致富,争做新青年;带领群众致富,建设新农村”活动。

  5.“三进三访三促”活动:指在全省共青团组织中开展的“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访民情、访团情、访青年,促基层组织建设、促基层工作活力、促农村青年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

  6.“三进三联三助”活动:指在全省共青团组织中开展的以“进村组、进学校、进田间;结对联系农村创业青年、联系农村留守儿童、联系基层团组织;助农村繁荣发展、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基层团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

  7.三进三送三创”活动:指在全省共青团系统广泛开展以“建美丽家园、展亮丽青春”为主题,以“进村庄、进田间、进农家,送政策、送清洁、送关爱,创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队、创青年文明示范户、创活力基层团组织”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

  8.“三个结合一个制度性安排”:指坚持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普遍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

  9.“两法一办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人犯罪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

  10.“两条主线三个关键”:指层级化的组织载体建设、非层级化的组织覆盖,制度条件、工作内容设计、团干部队伍。

  11.“五个湖北”:指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建设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