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职校生提前就业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16日   字号:【
现象

  前些年毕业生是被用人单位提前预订、订单培养,近两年屡屡出现不等学生毕业就要求提前上岗的情况,而且时间从提前几个月到一年、一年半甚至更早。对于这种就业形式,是喜是忧?一时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

  笔者所在的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铁道电气化专业2009届毕业生共计350余人,在2008年“五一”前后已有近300人上岗,还有100人的缺口无法满足用人单位之需。这种就业方式的出现,引来了广大教师的热议:这么短的时间,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什么还不会干,出去后是要砸学校的牌子的。长此以往,你的学生质量不高,哪个成熟的企业还会要你的学生?牌子砸了,社会声誉不高,谁还会把孩子送到你的学校读书?没有了学生,还办什么学校?也有人说,学生提前就业,提前拿到了工资,解决了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不是一件好事吗?学生提前离校,腾出了教学资源,可以招收更多的学生,还可以提高办学效益呢。凡此种种,争论不休。

  问题

  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利”、“弊”两个方面。在这里,我们不谈“利”的一面,仅就在学生提前就业后引发的问题作一剖析。

  第一,基本的理论和技能掌握尚不全面。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专业课和实训课往往安排在整个教学计划的后半程。学生提前就业的不可预见性和突然性,造成在学生离校时许多专业课还没有学习,各种相关的仪器设备还没有见过,一些实训课程尚未开设,学生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由于企业用人急切,学校在教学上来不及调整,就这样“一个个还未雕琢成器的毛坯”提前离校了,他们到岗后往往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第二,在生理和心理上缺乏准备。大部分学生在入校时年龄在15岁-17岁,本来想着还有一年多的学业呢,没有任何准备就上岗了,就这样从学校进入了社会,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企业的员工。对此,多数学生表现出了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企业里约束太多、饭菜不可口、环境条件艰苦,尤其是野外作业时,寒冷、炎热、风雨、蚊虫等,对这些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都要经历艰难的磨合。

  第三,对岗位认识不足。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被安排到铁路施工企业就业,在铁路既有线上施工是比较特别的,有时候需要在封闭点施工,就有个别学生不理解,干了不长时间就从单位跑回来了,说什么“白天一整天没事干,夜里3点叫我们起来去干活”。还有家长跑到单位去质问劳动时间问题。事实上,一些国家重点工程的工期要求非常紧,不但每天工作时间可能要超过8个小时,甚至还没有周末和节假日。

  第四,缺乏职业训练。多数学生尽管来自农村,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脱出来,望子成龙的家长更不会让还在上学的孩子去干那些脏活累活。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拿起工具手上就打泡,干一点活就“腰酸腿疼”。这样,学生就业不久出现“逃兵”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五,增加了管理难度。在经过了几轮双向选择后,部分学生提前就业离开学校,给余下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有的班级仅剩下几个人,有时就不得不重新编班,把一些教学进度不一样的班级强行合并,以致出现学生听讲不认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等现象,给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对策

  提前就业是弹性学制、灵活就业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当职校生的这种就业方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我们就必须针对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第一,调整教学计划,将专业课和实训课程适当前置。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适应学生提前就业上岗的趋势,学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就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我们要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在“以够用为度”的前提下,适当把核心专业课和实训课程提前开设,使学习内容更加实用,以保证学生在任何时间离校时,都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基础,再经过适当的指导后就可以顶岗作业。对于没有学完的课程,学校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督促学生利用工余时间完成,或者在企业休整时,允许学生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或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第二,以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作为可否提前离校的依据。提前就业要有原则,提前就业的时间也应该作适当的限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学制可以缩短,但要以保证学生学到必须的技能为前提,把是否取得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作为可否提前离校的依据。尤其是对于一些技能要求严格和高危作业的工种,学校更要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毕业证可以暂时拿不到,但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必须合格。

  第三,实行召回制。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提前就业的学生,就类似企业尚未加工成型的产品,必然存在一些缺陷。在用人单位不满意时,学校有责任把他们召回,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完善技能。同时,还要防止个别学生提前就业上岗后,因各种原因离开用人单位流入社会,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第四,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学生提前就业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主要是缺乏必要的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我们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敬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培养学生成人和成才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创新。

  提前就业是一种新生事物,还会出现许多新问题。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针对问题,创新思路,让我国的职业教育走上百花齐放、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单位: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