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16日   字号:【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响亮号召。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团结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少年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这是各级共青团组织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竹山县作为国家重点贫困县,新农村建设基础差,任务重,发挥团员青年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紧扣引导团员青年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层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当前,农村团组织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团的人力资源优势削弱。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农村年青人越来越少且整体素质呈相对下降趋势。二是团的阵地资源日益萎缩。由于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一些地方出现了有组织无团员、有团员无活动的现象,原有团的活动阵地要么因内容陈旧无人问津,要么因长年闲置被挪作它用,团的阵地资源总体上呈削弱趋势。三是团的活动经费十分紧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村团员意识淡薄,团费收缴困难,而年青人对共青团开展活动的质量要求却是越来越高,政府对共青团的经费预算涨幅远远低于物价上涨幅度,这就意味着政府划拨给共青团的活动经费事实上在逐年减少,而新的经费筹集渠道尚未有效开拓,共青团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这些困难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面对建设新农村这个艰巨任务,许多团员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有的甚至怨天尤人、束手无策。事实上,新农村建设不仅对共青团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更为共青团化解上述问题、开创工作新局面带来了新的机遇。

  1、新农村建设必将吸引大量团员青年回乡创业,为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团干队伍提供了契机。新农村等不来,要不来,贵在脚踏实地的建设。建设新农村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更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引导。当前,农民在思想、道德、法制、文化等方面的整体素质与新型农民的内涵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而把现有农民培育成为新型农民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有活力、有朝气、头脑灵活、敢闯敢拼的年青人理应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首选人群。为了引导年青人投身新农村建设,国家多部委联合实施了“三支一扶”项目,每年有几万年青人从大学校园来到农村;团中央和团省委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为农村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招录的大学生“村官”也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再加上国家减免税费、增加种粮补贴、教育“两免一补”等多项惠农政策,更是吸引了无数热爱家乡的有志青年回乡创业......这些年青人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也为我们健全基层团组织,提高基层团干队伍整体素质提供了有利条件。

  2、新农村建设必将加大农村资金扶持力度,为共青团的阵地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当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这些资金一部分将用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另一部分将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有一部分将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些资金看似与共青团毫无关系,事实上对共青团的阵地建设有很大的帮助。共青团完全可以借用“促进生产发展”的资金,引导年青人建立青年创业基地、青年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借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资金,建立农村青少年活动中心、农村青年书屋;借用“基层组织建设”资金建立村级团支部办公室、活动室等等。巧借政策资金,既可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可巩固扩大基层团组织的阵地,能够实现双赢的效果。

  3、新农村建设必将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共青团争取工作和活动经费提供必要基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体的农村企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为农村团组织建设拓展了空间,更为农村共青团争取工作经费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农村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增强地方财政收入,这为基层团组织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而这种公益活动有很多可与共青团的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有效解决企业无精力组织活动、共青团无资金开展活动的问题,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4、新农村建设为共青团发挥作用、履行职能提供了广阔舞台,更为农村团组织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提供了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青年的聪明才智,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团员青年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基层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农村建设为基层团组织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青年人的激情可以在这个舞台上释放、才华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施展、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也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得以表达。基层团组织在带领团员青年服务新农村的过程中,也必将让团员青年找回对团组织的归属感,激发他们对团组织的热爱之情,从而增强团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二、竹山团委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的有益探索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共青团竹山县委不敢有丝毫懈怠。近来年,我们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团结带领全县近二十万青少年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

  1、以引导青年创业为重点,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农村劳动力主体的广大农村青年素质高低、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影响着农村生产发展的快慢。为了提高农村青年素质,调动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针对不同青年群体进行了分类引导。一是对于渴望立足农村谋发展的青年,我们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方面的技能培训,引导他们使用、推广农业生产科技成果,掌握农产品加工技巧和销售策略,鼓励他们大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各类技术协会、市场服务组织、经济合作组织,从而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二是对于渴望外出闯一片新天地的青年,我通过建立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通过青年职业介绍机构对他们的就业进行必要的衔接和引导,从而避免了青年转移就业的盲目性。我们还定期向外出务工青年发放慰问信,向他们介绍家乡建设的新成效,引导他们利打工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回乡创业,收到较好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对立足农村创业和外出回乡创业的典型,我们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表彰,全县先后涌现出了10名“新农村十大杰出青年”、30多名“青年创业能手”和100多名“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宣传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迹,在全县上下营造出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

  2、以救助贫困青少年重点,帮助农民“生活宽裕”。近年来,我们结合共青团的工作实际,重点针对农村弱势群体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一是大力实施希望工程,全力救助农村贫困学生。仅去年一年我们就向上级团组织和各地青基会争取发放各类奖学金、助学金20多万元,救助大、中、小学贫困学生500多人。二是组织募捐活动,救助农村患病青少年。我们先后联合县教育、民政等部门组织开展了“救助尿毒症患者王永树”、“救助白血病患者崔本基”等大型募捐活动,累计募集医疗救助资金50多万元,救助农村患病青年10余人。三是动员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文明号等受到共青团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结对帮扶贫困农户。全县共有200多单位和个人参与,为农村特困户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带动各地“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一个过程,更是对陈规陋习的革命,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引导。近年来,我们从共青团自身工作实际出发,以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通过青少年的文明言行来带动乡风文明,从而达到“小手牵大手”的效果。一是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我们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为契机,从县直相关单位年轻干部中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社会主义荣辱观巡回宣讲团,在全县各乡镇中小学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巡回宣讲活动”,通过引导青少年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实践,带动家庭、乃至整个农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二是千方百计繁荣农村文化。农村文明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农村文化落后引起的。为了繁荣农村文化,我们组织开展了“乡村青年文化节”、“少儿才艺表演大赛”等活动,深入挖掘民间文化、乡土文化,发掘乡村青少年文化人才,创作、推广了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精品。同时,我们还以城乡互动为重要途径,组织城市青年开展送文化下乡,与农村团组织共同开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先后向全县青少年发出了“建设文明竹山,我与文明同行”的倡议,号召广大青少年革除陋习,共享文明。我们还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十大文明行为”和“十大不文明行为”的征集评选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对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我们还通过招募“百名文明小监督员”及时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开展“十大文明小公民”评选表彰活动,更为全县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楷模,推动了乡风文明。

  4、以引导青少年树立绿色环保意识为重点,促进农村“村容整洁”。农村村容不整洁有客观原因,但与村民环保意识差也有较大的关系。为此,我们把加强青少年绿色环保意识教育作为促进农村“村容整洁”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一是引导青少年树立环保观念。以世界环境保护日为契机,组织全县青少年观看环保知识宣教片,要求在校学生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召开班会、队会,对保护环境的目的意义、方法途径等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我还联合县环保、教育等部门开展了“保护环境卫生、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环保征文活动,引导青少年对保护环境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二是大力宣传节能、降耗、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在全县招募了100名青年环保志愿者,组成10支宣传小分队,深入到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宣传节能、降耗、环保知识,动员农民使用清洁能源技术,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引导农民自觉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种,积极发展节约农业和循环农业;引导乡镇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带领青少年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通过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污染问题;通过组织青少年开展“周五义务大扫除”活动,有效改善了农村集镇和村庄的环境卫生;通过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让农村路旁变绿了、庭院变靓了;我们还引导农村青年带头参与“改水、改厕、改圈、建沼气池”等改善村庄环境的实践活动,使他们成为新农村新生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5、以保护青年合法权益为重点,推进农村“管理民主”。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使青年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使他们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障,这既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责,也是促进农村“管理民主”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一是加强了基层团组织建设。村村建立了团支部,村团支部书记原则上由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干部兼任,村班子成员中没有35岁以下年轻干部的,要求从年轻后备干部或优秀青年人才中选拔担任,村级团组织的建立并发挥作用为农村青年表达诉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也有力地推动农村民主管理的进程。二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教育他们通过正当的途径和程序行使民主权力,在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建言献策、发挥作用。同时教育广大农村青年深刻认识民主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享受民主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特别是对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作出的决定,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保留,并要带头贯彻执行。三是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帮助农村青年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他们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行使民主权力。同时引导青年人发挥年富力强的优势,积极参与农村治安防范、群防群控等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活动,积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三、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深刻体会

  近年来,我们在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刻认识到,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农村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成绩微不足道,经验弥足珍贵,特将我们的体会进行总结共勉。

  1、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保证。共青团是我们党一手缔造的唯一一个以“共产主义”命名的群团组织,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党理所当然地会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共青团的工作。但是共青团组织也不能总是被动地去等待党的关怀和重视,要主动向党委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重视和支持。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汇报争取,促成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领导的意见》,该《意见》对涉及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保障、工作经费、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团干部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明确,使我县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进入了制度化和经常化轨道,为全县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坚强的领导和政策保障,这也是近年来竹山县共青团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团的各项事业蓬勃向上发展的重要原因。

  2、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之源。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偏离中心,脱离大局,共青团的工作就没有生命力,就不可能得到认可。因此,我们在谋划、布置工作时,一定要把党委政府想抓、广大青少年要求抓、团队组织履职应该抓的事,作为我们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虽然党政中心工作和共青团职能工作目标是一致的,但在特定时候,在人力、财力、物力摆布的过程中,在时间的安排上,两者难免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做到统筹兼顾,既要服从服务于党政中心工作,又要把共青团份内的事情做好,不能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理由,放松甚至是忽视团组织系统内的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更不能以开展团的活动为由,漠视甚至是抵制党的中心工作。那些无视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任何活动,只能是自娱自乐,孤芳自赏,是没有效果的。

  3、竭诚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是共青团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一个群团组织都代表了一定群体的利益,不能为这个群体服务,这个组织也就丧失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理应成为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抵制那种把团的岗位作为跳板,一味迎合某种喜好,只顾热闹、只顾影响而不顾青年人感受和利益的急功近利行为,而要多做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工作,努力为青年的学习、就业、成才和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4、与时俱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是共青团永葆青春的关键。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青年流动性增强,基层团组织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团组织“空壳村”。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能坐视不理,一定要想千方设百计进行化解。在竹山,我们针对青年人流动性大、不好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四个依托的思路:即依托党校成立团校、依托战线工委成立战线团工委、依托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和青年就业服务中心成立流动团支部、依托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成立非公有制经济团组织,这个思路提出并实施后收到了明显效果。我们深刻体会到,共青团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共青团不断出现矛盾和问题,并且不断化解矛盾和问题的过程。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矛盾和问题面前熟视无睹、策手无策。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与时俱进,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团的岗位是一个相对短暂、绝大多数同志必定要离开的岗位,能在这样的岗位上得到砺炼,并且遇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好的机遇,是每一个基层团干部感到非常荣幸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理直气壮、信心十足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奋力干出一点实实在在的业绩来,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重托,才能使团的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